English

光明使者

1998-04-06 来源:光明日报 龚林儿 我有话说

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著名眼科专家蓝绪达教授,六十年代创造性地将高渗剂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与某研究所合作,研制出国产人工晶体;如期完成“八五”期间5万名白内障残疾人的康复;目前正在为“九五”期间5万名白内障残疾人康复而日夜奔忙。群众称他是——

白内障是最为常见、发病率最高的眼病之一。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蓝绪达就选择了研究和治疗白内障这一课题。1962年,经过临床反复试验,蓝绪达成功地找到了理想的高渗剂——尿素、甘油、甘露醇等为降低眼压的有效药物,应用于手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解决了过去手术中玻璃体脱出率高的难题。至今全国各家医院都在采用这种手术。

当前,在国外比较发达的国家,白内障患者有80%以上均接受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在我国,由于进口人工晶体价格昂贵,这一有效的治疗措施长期得不到普及。蓝绪达与四川一研究所合作,经过三年的努力,研制生产出了价格仅为进口价格六十分之一的国产人工晶体,且成功地植入白内障患者眼里,终于实现了人工晶体国产化。

80年代中期,蓝绪达发现偏远山区和农村,不少老人因患白内障失明,从那以后,不论到哪里,蓝绪达手中都拎着一只沉甸甸的提包,里面装着眼科手术器械。他拎着这只包奔彭蠡,上井冈,走信、抚大地,去赣南老区,为众多的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在贫困山区,蓝绪达经常免费为老百姓治疗,深得人们敬重。1992年秋季,蓝绪达放弃假日休息,带领一支专家医疗队,到老区进行医疗咨询。行装甫卸,现场便挤满了像赶集市一样黑压压的人群。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由人搀扶着走上前来。这位老人双目失明十多年,生活难以自理。蓝教授来不及喝一口凉茶,二话没说,戴好手套,一丝不苟地为老人做起手术。术后,老人很快恢复了视力,激动得到处诉说这一则佳话,又引来了农村不少失明的患者。

自80年代以来,兼任山西省白内障康复专家指导组组长和江西省防盲治盲办公室主任的蓝绪达,联同江西省残疾人协会,多次带领医疗队深入兴国、井冈山、余干、鄱阳等老区、贫困地区,开展助残活动,如期完成“八五”期间五万名白内障残疾人的康复工作,被江西省政府授予“江西省助残先进个人”,南昌市政府授予他“八五”残疾人康复工作特别贡献奖。

1985年,医院来了位患眼肿瘤的女教师。在娇嫩而敏感的视神经旁摘除眼眶肿瘤是一种难度很高的手术,按常规和惯例,必须切开皮肤和部分眼眶骨壁进行手术,术后肿瘤虽可摘除,但病人的视力难以保证,且眼部会留下无法消失的疤痕。这位新婚不久的女患者找到蓝教授,恳请手术后眼部不要留下疤痕。蓝教授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大胆地把手术入路改为从筋膜囊直接送入肌堆内,离断三条直肌后,再分离摘除肿瘤。

奇迹出现了。病人手术后,不但眼部没有留下任何疤痕,而且保存了原有的视力,这在我国还是首例。几十年来,蓝绪达创新、改进眼科技术达三十多项,其中有四项分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1991年,一位从台湾来南昌探亲的90多岁高龄的老人,患白内障失明多年,慕名找到蓝绪达诊治。蓝教授理解老人想亲眼看看阔别几十年的故乡和儿孙的迫切心情。他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精心制定了手术方案,并亲自主刀,手术非常成功。复明后的老人,亲眼看到守护在床边的儿孙,激动得老泪纵横,回到台湾后逢人便说内地有一个“菩萨医师”。

目前年已花甲的蓝教授,一次又一次深入到山区、农村,正着手实施“九五”期间五万名白内障残疾人的康复工作,让更多的患者用明亮的眼睛去感受新世纪的曙光。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